避免消费主义的生活之道

在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,想要保持清醒只买自己需要的物品是不容易的。花钱很简单,但挣钱却不易。我们买东西并不是只是停留在买这个动作上,买完后还需要耗费时间精力成本来维护。即便是买了不需要的物品,放在家里占位置,早晚会有想断舍离的一天。等真要断舍离了,又要花时间精力去收拾。倒不如从源头上解决,在本期攻略中会给大家分享几个能抑制消费冲动的小妙招。

漫无目的的逛街不仅浪费时间,还容易一头脑热买下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。而买东西之前列清单,可以帮助自己理清需求和欲望,让自己有针对性地只买需要的物品。

如何分辨需要和想要?问问自己如果买完后有出现了更喜欢的同类产品,那你还想不想买?喜欢的东西有很多,买的完吗?那你又有多少储存空间来囤放这些喜欢的物品?而对于真正需要的物品,你买了自己喜欢的,还能继续使用,就不见得你会想买更喜欢的物品来替代它了。

对于价钱有一点昂贵的物品,买之前可以问问自己究竟是喜欢该物品的设计,还是追求品牌?如果它是一个小众品牌,你是不是就没那么喜欢了?

对于打折的物品,买之前可以问问自己究竟是需要,还是图便宜实际上并没那么喜欢?

警惕“平替”陷阱,有的物品因为价钱的缘故你舍不得买,于是你买了一个平替,但在你心里真的能完全替代那个贵一点的物品吗?还是买完后发现平替依然无法代替那个贵一点的物品,于是就又花钱把贵一点的买回来了?还是平替完完全全能替代好贵一点的商品,买完后用着挺好也不想再去买那个贵一点的物品了?这两种情况都发生在我身上过,自己非常在意的需要的物品是值得去花贵一点的价钱买好一点的,而自己需要但有就行并不是很在意想买某一款的东西,买性价比高的平替也挺好的。

转换物品的价值为自己的工作时长,究竟想买的东西值不值自己花这么多工作时长来买?

买东西时也要考虑自己的使用频率,使用频率很低的商品可以优先考虑借、租、买二手,或干脆用其他的东西替代。

了解自己的已有的物品和囤货,买之前看看家里是不是已经有了同功能或是类似功能的物品,能用其他物品替代就不用买了。

减少对消费资讯的关注,关注的越多越有可能头脑一热买下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,觉得促销就买一些。那隔三差五都促销,难道你就一直买吗?因为买的多用不完,就让那些还能继续使用的物品提前下岗?

网购的便捷让我们更容易去冲动购物,加入购物车,点击结账,过几天你买的东西就送上门了。为了避免自己冲动网购,可以先加入购物车,给自己设定一个缓冲时间,例如3~5天,过完这个缓冲时间你还有结账的欲望吗?还是觉得这些商品可有可无不再需要了?

希望以上的小妙招能帮助你们避免不需要的购买,钱包鼓鼓。

Image by xiSerge from Pixabay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error: 尊重原创版权。如需转载,请联系网站~